家长如何做——帮助孩子更健康、快乐的成长
您了解您的孩子吗?
您的孩子有了小秘密会来主动告诉您吗?
您与孩子会有“知心话栏目”吗?
亲爱的家长们,如何与孩子更好的相处?如何帮助孩子们健康、快乐的成长呢?本期家长学校就来为你支支招。
l 要注意亲子教育
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,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,但不一定经常沟通。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,当父母更加了解孩子时,孩子会更加尊重父母,也更愿意与父母敞开心扉。
l 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
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,不求高档,但求氛围,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,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地包容缺点,用放大镜看孩子,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,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。
l 多赞美、少批评
表扬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,不恰当的表扬反而可能伤害到孩子。比如,学校召开运动会,孩子跑完步、满头大汗的跑来问你,说:“爸爸,我刚才跑的怎么样?”很多爸爸可能会兴奋的对儿子说:“你太棒了,跑得比刘翔还快,简直是个天才。”这种空洞的、夸张的评价可能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,认为自己配不上这样的表扬。孩子可能会说:“你骗谁啊,刚才很多人都比我跑得快。”大人描述孩子做的事情。比如爸爸可以说:“这次你不到六分钟就跑到终点,比上次快了30秒。”这种说法称之为描述性表扬。比起简单的说“你太棒了”“好极了”“非常好”,描述性表扬需要家长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力去观察孩子的表现。
l 看见孩子的需要,相信他有能力
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成长倾向。然而积极健康的发展及成长倾向的实现,不是凭空实现的,需要营养,需要环境满足内在的基本心理需要。当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,那么将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。
那么基本心理需要包括哪些呢?
1、胜任的需要:指个体对一项活动胜任感的需要,个体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感到自己对环境有影响力,并能够完成某种活动。
2、自主的需要:指个体有自己管理体验和行为的愿望,有体验到自主性(如,个人意志、发表看法)的需要,它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。
3、关系的需要:指个体有和他人连接,爱与被爱的需要,在行为上,关系的需要表现为寻找依恋,体会安全感、归属感以及与他人的亲密感。
家长有时候对孩子是十分不放心的,而这种不放心、不允许就使得孩子自主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,长此以往就会破坏孩子的内在动机,以至于表现成对学习没什么兴趣或是没有自理能力。中国也有句古老的名言,“父母在,不远游”,这句后面还有“游必有方”,这个“方”,既指方向,也指方法,孩子的方向和方法来自于父母的正确引导。
l 问题是问题,人不是问题——和孩子站在一起,打败问题
当人们把问题当做自身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或人际关系的本质时,他们就会产生无力感以至于很难改变。在家庭中,对问题的责难只会对孩子产生压制或僵化的作用。如不会做一些题目是一个问题,我们可以一起去面对。但如果不会做等同于你这个人很笨,就会让人产生无力感,对自己失去信心。长期以往,会逐步形成“我是一个很笨的人”的自我身份认同。
在心理学的叙事治疗中认为问题是问题,人不是问题。把人和问题分开,可以激励儿童面对并减小困难,当孩子不再与问题画上等号时,他就有能力去面对这个问题。对于家长而言,当把个人和问题之间的距离拉开时,家长就能思考问题对生活造成的影响,然后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修正彼此的关系。在个人与问题的空档中,责任、选择和个人的力量便能够得以施展。请和孩子在一起打败问题,千万不要和问题在一起,打败孩子。
【关闭窗口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