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小学
健康园地

诺如病毒高发期,如何保护孩子?家长必看指南

作者(来源):卫生室    发布时间: 2025-04-07


秋冬季节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,学校、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较弱、卫生意识不足,更容易被感染。作为家长,了解诺如病毒的传播特点、症状表现和科学预防方法,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。 

一、诺如病毒:传染性强,儿童易中招 

诺如病毒(又称“诺瓦克病毒”)是引起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,感染后会出现呕吐、腹泻、发热等症状。它的特点是: 

1、传播快: 

只需少量病毒就能感染,比如接触被污染的物体后没洗手就吃东西。可通过食物、水、接触、空气(呕吐物飞沫)等多种方式传播。 

2、潜伏期短: 

感染后12-48小时就会发病,快的甚至几小时就出现症状。 

3、儿童更易感染: 

孩子在学校、幼儿园接触人多,手部卫生意识较弱,容易中招。 

感染后可能因呕吐、腹泻导致脱水,尤其是低龄儿童风险更高。   

二、感染诺如病毒,会有哪些症状? 

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,要警惕诺如病毒感染: 

突然呕吐(可能频繁呕吐,甚至无法进食) 

腹泻(水样便,无脓血) 

低烧或腹痛 

乏力、头痛、肌肉酸痛(类似感冒症状) 

需要注意的是,症状通常持续1-3天,大部分孩子能自愈,但婴幼儿、体弱儿童可能症状更重。如果孩子呕吐、腹泻严重,尿量减少、精神差,可能是脱水,要及时就医! 

三、病毒怎么传播?如何避免孩子感染? 

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: 

1、接触传播:摸了被病毒污染的物体(如门把手、玩具)后没洗手就吃东西。 

2、食物、水传播:吃了未煮熟的贝类、生冷食物,或喝了被污染的水。 

3、空气传播:接触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(飞沫)。 

5个关键预防措施,保护孩子少生病:

 1. 勤洗手,用正确方法洗! 

- 什么时候洗? 

  - 饭前、便后 

  - 外出回家后 

  - 接触公共物品后(如电梯按钮、玩具)

- 怎么洗? 

  - 用肥皂+流动水搓洗至少20秒(可以教孩子唱完一首《生日快乐歌》的时间)。 

  - 免洗洗手液不能替代肥皂洗手! 

 2. 注意饮食卫生 

- 不吃生冷食物: 

  - 避免生食海鲜(如生鱼片、生蚝)。 

  - 水果要洗净或去皮吃。 

- 餐具消毒: 

  - 孩子的碗筷建议煮沸消毒(100℃煮5分钟)。 

  - 奶瓶、水杯每天清洗消毒。 

 3. 保持室内通风 

- 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上,每次至少30分钟。 

- 学校、家里可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病毒传播风险。 

 4. 呕吐物、粪便要妥善处理 

- 如果孩子呕吐或腹泻,家长处理时要: 

  - 戴手套和口罩,避免直接接触。 

  - 用含氯消毒液(如84消毒液)擦拭污染区域。 

  - 被污染的衣物要单独清洗,并用高温烘干或暴晒。 

 5. 增强免疫力 

- 保证孩子充足睡眠,避免过度疲劳。 

- 均衡饮食,多吃蔬菜水果,适量补充维生素。 

- 适当户外运动,增强抵抗力。 

四、感染后如何护理?什么情况要就医? 

1. 预防脱水: 

   - 少量多次喝口服补液盐(ORS)或淡盐水。 

   - 避免喝含糖饮料(如可乐、果汁),可能加重腹泻。 

2. 饮食调整: 

   - 呕吐严重时,可短暂禁食1-2小时,再尝试少量流食(如米汤、稀粥)。 

   - 恢复期吃易消化食物(面条、馒头),避免油腻、高糖食物。 

3. 休息为主: 

   - 避免剧烈运动,让孩子多休息。 

 六、总结:家长该怎么做? 

1. 平时做好预防——勤洗手、注意饮食、多通风。 

2. 发现症状早应对——隔离观察,避免传染他人。 

3. 科学护理防脱水——补液盐比止泻药更重要! 

4. 严重情况及时就医——别耽误治疗。 

诺如病毒虽然传染性强,但只要做好防护,就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。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度过病毒高发期! 

 

 

文字来源:上海市疾控中心